•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 移动客户端
    下载手机客户端
  • 邮箱

知己知彼,不可忽视日本军民融合

2016-09-21 10:31

知己知彼,不可忽视日本军民融合

  日本的4艘航空母舰,日向、伊势、出云、加贺,都是由同一个公司来生产的,而且是私营公司,这个公司原来是叫石川岛播磨,它在幕府后期到明治初期,就开始建造船厂,在2013年的时候,它就和另外一家公司合并了,成了一个大的公司,是干什么呢?是要和中国和韩国造船公司进行竞争,还是将来要准备造军舰造航母?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大家要建立一个概念,这样日本的一家私营企业,私营的造船厂,自己造了4艘航空母舰,居然还能够生产航空发动机,能生产舰用的燃气轮机,还都是引进了美国的燃气轮机的技术特许生产许可后自己生产出来的,这个太牛了。

  一、日本军民结合的来历与发展

  日本的军转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这二战的时候。前面我们讲了很多,都是在二战过程当中,日本的潜艇和航母都是一些私营企业来搞的。

  但是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美国占领日本。占领日本之后美国首先就要解除这些军工厂。美国采取的这么几个:第一,1945年美国的b29,b25这些大型战略轰炸机对不可能转民营的军工厂进行了狂轰滥炸,这是连根给它废掉了,这是通过空袭给它干掉的;还有就是通过拆除,比方说机床有5万多台,拆了之后就给战胜国做赔偿物资;还剩下残缺不全的兵工厂,就让它转民用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感觉远水解不了近渴。美国能把兵运到日本,但是弹药、其他军用物资的补给,也就是军需品,还得需要日本。美国给钱给物资让日本生产,在前方建厂,这样也便于朝鲜战场的使用。

所以美国当时就让日本解除了军工生产的禁令,只要美国允许就可以生产。这样日本又开始启动了他的军工机器,已经转到民用的企业又开始帮美国生产军品,对朝鲜战争进行了很大的支援。

这之后美国和日本是军事同盟,在这种关系下美国和日本在当时主要的敌人是苏联,也是就在70、80年代那一段时间,美国对手是苏联,和中国关系缓和,也就是1972年以后,尤其是中美建交以后。1978年以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就变得非常友好。这个时候日本显示出聪明的一面,采取了“光坐车不花钱”“搭便车”的策略。在美国跟苏联恶斗、苏联跟中国死磕的时候,日本就夹缝里头求生存,开始生产家电、汽车,发展机械和轻工业,顺带发展纺织品,化妆品。

  90年代以后呢,中美关系开始紧张,美国和西方对中国进行制裁,日本看到了机会,因为中美关系恶化是对日本的一个利好重大利。日本有了中国一个新的敌人了,它对中国就不太好了,其实本来就不好,以后也就越来越不行。2010年以后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日本就更不开心,所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日本和中国这个关系好不了,这怎么能好得了。中国超过日本会让日本记恨在心,加上它还侵略过中国他哪会服气,所以这个掰手腕还得折腾一会。

  二、日本军工民转军的潜力极大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最近公布了世界武器销售额100强。虽然日本没有国企,但是他的私营企业100强中有4个,三菱重工业、三菱电机、川崎重工业和NEC。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统计,现在有1300家日本企业从事坦克和其他武器的制造,有1100多家跟F15战斗机相关的制造企业。因为任何一个武器装备都要配套,需要上千家甚至几千家这样的企业去配套。 爱国者导弹有1200家企业配套,宙斯盾对地导弹驱逐舰有将近2000企业参加其中。你看每一型导弹都有一两千家企业在配套,所以说好多企业,你看它是民营企业,其实它好多都是给军工配套的,美国也如此。

  有一个日本籍研究机构测算了一下,如果允许日本的武器装备出口的话,日本会有多大的生产能力?日本自己测算的如果允许它出口的话,日本将控制世界舰艇市场的60%,军用电子市场的40%,军用车辆的46%。如果一旦需要,日本3到6个月能生产原子弹和氢弹,一年内能生产1000到2000枚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

  这都是日本自己测算的,他有这种生产潜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去转换。为什么?因为现在宪法禁止他出口。你说现在安倍晋三他傻吧?安倍在经济措施上射的三支箭不是不行了吗?它放开武器出口市场,放开武器出口市场以后现在它就开始卖,潜艇都可以往外卖了,卖给菲律宾、越南,卖给印度。它逐渐向国际市场开始卖武器了啊,这个要放开了话可不得了。

  三、对日本保持高度警惕

  所以呢对于日本我们就是要看到他在航空母舰上的发展,现在还只是日向号、伊势号两艘,再加上出云号、加贺号这四艘。如果将来中国自行研制航空母舰,我们在建造的第二艘或者第三艘的时候,日本就启动它的4万吨以上的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日本因为在历史上近百年来一直压中国一头,所以现在他咽不下这口恶气,绝不会让中国超越他。所以对这一点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时刻关注日本的发展。


【免责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