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 移动客户端
    下载手机客户端
  • 邮箱

军民两用技术年度发展分析

2016-07-13 03:01

军民两用技术年度发展分析

2014~2015年军民两用技术年度发展分析

作者:安孟长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2014~2015 年是世界军民融合发展迈向纵深、军民两用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年。世界各国均将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作为实现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在相关政策、战略、措施等方面继续予以加强和重点关注。军民两用技术延续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进展显著。

世界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总体特点

总体来看, 2014~2015年年世界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 4个特点。

一、国家层面支持政策重点更为明确和突出

2014~2015年,适应国防技术要求更加高端、广泛、复杂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政策的重点转向从社会领域获取维持国防优势技术能力这一中心。与  2012年、2013年相比,各国延续了对军民两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以及军民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竞争机制建设的政策支持,不同的是更加强调利用社会资源维持国防优势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力度。例如,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新的采办改革指南草案,呼吁激励工业界创新,以支持国防创新;欧洲委员会提出了工业行动路线图,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政策的重点;日本防卫省计划设立军事技术研究基金,以利用大学及其他民间研究力量支撑军事科研项目,降低国防研发费用,进一步加强军民合作。此外,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积极改革军事采购管理模式,军事采购进一步向私营领域开放。例如,美国国防部发布“更佳购买力  3.0”草案,目标是以更经济、更健康的模式改进国防工业采购工作。《英国国防改革法案》于 2014年5月17日生效,该法案对英国国防采购制度作出了两项重大改变:一是允许政府与政府所有、承包商运营的实体(即  GOCO)签署国防装备和服务采购合同;二是建立了对国防部单一供应商合同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赋予新机构“单一供应商管理办公室”(  SSRO)监管新制度的职责。该法案将为英国国防工业创造更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印度也加大了向私营企业采购国防产品的力度,放宽了对私营企业国防生产许可管理的限制,积极推动私营企业参与国防军工生产,如印度贸易与工业部取消了“向政府机构销售国防产品和服务前需要获得批准”的要求,并取消了之前对具有国防生产许可证的私营企业年度产能的限制。

二、战略规划和创新组织建设成为主要抓手在战略规划方面

2014~2015年,世界各国继续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战略前沿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创新、商业化和收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而另一方面,各国也深刻认识到了商业领域技术快速发展对国防军工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积极鼓励对商业技术的军事应用开发。例如,美国从国家层面发布了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英国提出了对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资助计划;美国国防部正在制定旨在维持决定性军事优势的“抵消战略”,商业领域创新的应用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防部设立了“快速创新基金”(RIF)项目,以快速地将民用成熟技术成果转化为军事应用等。此外,美国国防部还在多项具体项目的实施中积极引入商业领域开发的先进成熟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创新能力。

在组织管理方面,2014 ~2015 年,以国防需求为牵引,围绕军民两用前沿技术发展,美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继续从国家层面加强创新机构建设,并在组织模式、发展途径上予以创新和完善。例如,美国继续推动国家创新机构建设,机构组建模式和发展途径进一步创新,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作用。截至 2014年12月,美国建立和组建中的制造创新机构达到  8家,包括美国国防部牵头的美国制造(国家增材制造创新机构)、数字化制造

与设计创新机构、轻质与现代金属制造创新机构、集成光子学制造创新机构、柔性电子制造创新机构,以及美国能源部牵头的下一代电力电子国家制造创新机构、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机构、智能制造创新机构,部分创新机构已实施多个技术应用研发项目。英国也加强了新技术机构的设立,以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包括支持设立国家  3D打印中心、建立石墨烯应用创新中心等。俄罗斯将构建国家技术中心,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并新成立纳米技术中心,致力于使俄罗斯纳米技术产业跻身世界前列。日本防卫省加强了与高校联合研发国防装备方面的合作,设立了一个新部门,致力于利用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提升国防技术,并将相关技术转向民用。以色列建立了赛博防御机构,统一负责管理军用和民用系统的保护工作。在途径上,开放式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成为各国维持国防核心创新能力和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例如,美国政府问责署探讨开放系统方法应用,以提高产品的互操作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美国国防情报局(  DIA)展示“开放式创新门户”,拓展了任务用户与提供者的有效信息通道。此外,军民平等参与的国防竞争采购机制建设成为国防采购改革的重点,中小企业和私营机构参与国防科研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均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防创新和大型军工企业活力。

三、多个军民两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2014~2015年,世界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总体上延续了上年的发展态势,但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军民两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地位更为巩固,重点更为突出,发展更为迅速。军民两用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新材料领域,以及先进制造领域,智能化技术、量子技术、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先进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迅速,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呈现出前沿有突破、技术更创新、应用更成熟等特点。

与2012年、2013年相比,2014~2015年的军民两用技术重点领域变化不大,各项技术领域继续快速发展,类脑技术、石墨烯材料新应用与新工艺、纳米材料开发、量子技术、高效能源技术再创辉煌。

四、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成效明显

在产业化方面,世界各国在注重军民两用技术国防应用的同时,也对其商业化应用和效益给予了广泛关注。这不仅表现在政策和计划、组织的支持上,也明显体现在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的实质性发展方面。特别是 3D打印应用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迅速、物联网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全面发展。例如,在 3D打印技术应用方面,  2014~2015年,3D打印航空航天部件如发动机叶片、燃烧室喷嘴、油箱、卫星支架等产品的不断涌现并陆续开展了测试,进一步验证了 3D打印技术的应用潜力。

世界军民两用技术发展重要动向

一、军民两用技术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各国的高度认同和关注

军民两用技术在国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并且具有巨大的创新带动作用和产业化发展前景,因此,军民两用技术,特别是军民两用前沿技术的巨大作用得到了西方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型军工企业也认识到了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纷纷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予以发展和支持。美国《国家防务》杂志公布的影响未来作战的十大颠覆性技术中,除高超声速武器外,其它  9项技术如军队根据需要现场制作无人系统的  3D打印技术、自主能力超越想象的自主无人系统等均具有军民两用性。在各国政府和军工企业的支持下,可以预测,世界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在未来一个时期必然会取得重大成果和进展。

二、军民两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应用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双轮驱动

2014~2015年,各国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一方面,通过支持军民两用前沿技术发展,提高国防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持久的国防高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化发展,加速实现商业化应用,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国防工业的投资和发展模式: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将加入到国防军工队伍中,传统国防军工行业将在更多的领域面临来自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这使其不得不在加强创新、降低成本等方面更加积极应对,对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活力、促进创新意义重大。同时,这些军民两用技术在民用领域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满足工业和生活需求。

三、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必须采取国家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予以推动

对于军民两用前沿技术和重大军民两用基础技术,应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并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同时,应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途径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鼓励军工企业加强政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国防技术,同时推动民口单位将民用高技术向军工领域转化应用。政产学研结合模式可最大程度地提升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效率和效果,可使技术、市场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例如, 2014年2月,美国国防部授予伊利诺伊州大学实验室  7000万美元的合同,联合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力量,开展数字制造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支持数字化制造,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进行创新。英国   BAE系统公司与工业界其他企业、市场用户、小企业和学术界建立了互利合作关系,其与玛丽女王学院合作,开展新颖复合超材料及其它颠覆性技术研究。这些研究将帮助BAE系统公司开发传感器和通信系统,并实现变

换光学、新颖的纳米材料等新兴技术对国防、安全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推动作用。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总体特点

2014~2015年是我国军民深度融合落实推进、重点军民两用技术自主突破、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2014~2015年,我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各项改革政策、措施逐步清晰,军民两用技术的培育与发展政策框架基本明确;前沿与重大军民两用技术进一步得到重视,发展迅速;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总的来看,呈现出以下 4个特点:

一、未来政策基本走向日益清晰

在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推动下, 2014 ~2015年,我国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出台了若干政策和实施意见。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主要工作;总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国防科技工业局等相关部委制定了专项行动计划与纲要,重点围绕破除军民融合发展障碍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径。未来,我国将围绕改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推动军民资源共享互动,加强竞争,扩大面向民用企业的采购,推动军工开放发展,并支持军民两用前沿和重点技术领域发展。

二、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成为我国军民两用技术

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军工和民用产业聚集,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产业基地,是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军地融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014~2015年,我国各地形成了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新高潮,已经建成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成为各地落实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注重点。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形成产业聚集,成为我国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产业基地中,以军工集团军转民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成为军民两用技术扩散、发展的主流,技术领域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高端机电产品与装备、新能源与动力系统等典型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为主。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将建设“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化基地”;陕西省已形成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汉中航空产业园、渭南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等六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由海军和北京市共同建设的全军首个军民融合创新园区——蓝鲸军民融合创新园正式投入使用等。

三、军民两用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进步明显

2014~2015年,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军工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航空、航天、船舶、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先进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我国集成电路、 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石墨烯材料、深海探测技术、超材料、智能制造等技术研究进展迅速,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在产业化方面,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我国无人机产业异军突起,产业化发展迅速,在世界无人机产业发展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北斗导航应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政策和技术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应用终端发展迅速; 3D打印技术及设备取得长足进展,在航天火箭发动机中的高端应用验证取得成功。

四、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当前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国外重视以军用带动民用,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途径不同,我国军民两用前沿技术的开发更多的是以技术创新和商业需求为牵引,高校、民口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开发兴趣更大。受当前经济与科技形势的影响,民口企业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机遇,希望通过承接军工技术转移项目获得投资收益,或者通过开发新的军民两用技术服务于国防军工领域而获得收益,参军及承接项目热情高涨,成为我国当前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进展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说明

为尽可能地量化并科学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总体进展情况,我们参考产业成熟度理论和方法,针对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重点领域,设计了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进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希望通过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形成对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的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为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相关决策提供参考。结合军民两用技术重点领域,共选取一级技术领域(TA)6项,二级技术子领域(  TSA)27项开展分析。对于每个评价指标和子指标,按照   3个等级及其评价准则,邀请专家提出每项技术子领域(  TSA)在该准则下的等级。评价指标和准则将大多数技术明确地划分为 3个类别,分别为“非常突出”、“比较突出”和“一般”。按照非线性比例(1分、5分、11分)为各等级分配分数,以显著区分最后总分的3种聚类分布情况。分值越高,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未来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性就越高。

二、年度军民两用技术进展评价结果

经专家分析,  新材料、增材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激光与微光机电技术与产品,以及航天航空装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对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贡献比较突出,特别是高性能复合材料、激光及微光机电技术、航天装备,以及国外的数字化与智能柔性制造技术发展成效显著。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表面工程、特种加工、海洋工程装备进展一般。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新能源与环保、数字化柔性制造技术、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精密加工与微制造技术等领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在激光及微光机电、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海洋工程与深海探测、通用设备、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速度超过了国外,其它领域的发展情况相对比较接近。

从世界来看,除规模化生产外,其它各项进展差距不大,说明世界军民两用技术从研制到市场化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且总体较为均衡。具体而言,新技术研发成效明显,新产品竞争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这两个领域得分最高,说明国外近几年来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投资和政策倾斜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工程化研制、产业化应用、新工艺设计得分虽相对较低,但差距不大,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说明国外军民两用技术在从研发到市场的纵向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化生产得分偏低,主要是由于部分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如增材制造技术等规模化生产不足,影响了评价结果。

从我国来看,各项差距也不大,但以工程化研制进展成效最为突出。这与当前我国无论是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更注重技术的工程化开发的

倾向密不可分,也是这一倾向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也是我国鼓励军转民、民参军,大力鼓励技术转化开发的成就体现。另外,在新产品竞争力、新工

艺设计、新技术研发方面,我国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反映出我国在这些方面进步快速。相对而言,我国的产业化应用、规模化生产进展评价得分

偏低,这与我国在前沿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进展得分偏低有关。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建议

一、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存在的不足

从2014~2015年世界和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情况对比及趋势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尚存在以下不足:

(一)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应用的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不仅是国外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军民融合产业获得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尽管我国已在一些前沿和重点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国外也在快速发展,我国与国外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未来将是发展速度的竞争。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推进以国防技术为引领的高技术产业化,实现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对于设立支持计划和建设创新组织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军民分离的管理体系,使得我国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缺乏统筹,尤其是对产业化发展计划的支持力度偏弱,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国外相比,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的政策支持计划力度不足,渠道匮乏;创新组织建设尚不能满足支撑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需要。但从  2014~2015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些问题有了改善的趋势。

二、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并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计划   

我国要从顶层上统筹规划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尤其是要扩大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支持体量,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有序推进重点任务的落实和实施。

(二)加快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的创新组织体系建设

我国要采取组建国家产业化组织和鼓励市场化创新组织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加快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国家要从顶层上重视并加强军民两用产业化创新组织的建设,做好技术领域和地域布局;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鼓励地方政府、开发区、军工企业加强以产业化应用为重点的创新组织建设。

(三)在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上多做文章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途径之一,但目前对于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探索、功能研究还不够,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技术转移合作上,模式雷同、产业技术含量总体不高,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借鉴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创新融合组织建设、发展模式、军地融合等方面多加探索,真正发挥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创新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