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 移动客户端
    下载手机客户端
  • 邮箱

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评估

2016-11-30 09:04

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评估

  军民融合要求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共用一个经济技术基础,军民资源能够互通、互用、互动。军民融合的总体要求是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其中,“高效益”是指融合效果,实现高效益,要求努力同时实现“两个最大化”,即实现经济建设的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

一、评估的意义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发展过程中及时总结发展的综合效益,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量化评估,是追求融合效益最大化、融合道路科学化、融合发展持续化的必要方法。对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观标尺和科学依据,通过评估寻找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在国防投入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效益。同时,通过评估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促使军地各方合理界定自身角色,积极向提高军民融合效益聚焦。

  (1)有利于科学统筹规划,促进军民融合健康发展。

通过对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进行评估,选准军民融合发展突破口,努力寻找差距和不足,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合理有效对策措施,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及时矫正问题,避免重复错误。另外,通过评估肯定成绩,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规范实施标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使军民融合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2)有利于增强军民合作信心,赢得更广泛社会支持。

对军民融合发展进行效益评估,及时提供军民融合发展相关信息,并将效益评估的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可以让民口单位更好地了解军民融合发展的状况,有利于民企规避风险,节约运营成本,增强合作信心,有效提高民口资源“参军”的积极性,为军民融合赢得更广泛的民间基础,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3)有利于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军民融合效益。

充分发挥评估结果的导引作用,科学调配发展资源,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依据评估结果,树立典型、鼓励模范,运用市场化激励手段,对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优质民企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倾斜,指导民企密切军地沟通,合理调配资源,在亟需的领域加大投入,向重点发展的方向积极靠拢,主动适应发展需求,更好地参与军民融合。

二、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评估的思路

  2.1明确评估内容

  军民融合发展要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其效益体现为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此,从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效益进行评估。

  2.1.1军民融合发展的军事效益

军民融合发展的军事效益主要体现为,在军民融合发展方式下,各类配套保障力量迅速增强,各项作战及综合保障等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2.1.2军民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军民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是,为创造的经济效益和为国家建设创造的经济效益。其中,为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指,与军民分离的发展方式相比,由于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建设各个领域节省的资源数量。为国家建设创造的经济效益指,军民融合发展给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带来的效益。如一项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经济建设产生的效益。

  2.1.3军民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有益效果。军民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公众反映和社会评价体系上,包括提升社会地位,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增加全民海洋海防知识,赢得民心,提升士气,以及对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社会福利方面所做各种贡献。

  2.2建立评估指标

  建立两种评估指标:一是军民融合度评估指标,二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效益评估指标。

  军民融合度评估指标分为总融合度和各领域的融合度,用于衡量军民融合发展的程度和各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程度。军民融合度可以用资源比例来计算。军民融合的总融合度可用建设的资源总量中非军方投入所占的比例来表示,也可以用各领域的融合度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各领域的融合度用本领域建设中的非军方投入资源在投入总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军民融合发展的效益评估指标从军民融合发展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用于评估军民融合发展的效益。在军事效益评估指标的设计上,结合军委赋予的使命任务,侧重从核心能力的提供,完成使命任务的能力加强方面考虑。在经济效益评估指标的设计上,侧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保障社会化、国防教育、国防动员、边海防建设等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比如,选用民用成熟技术与研发新技术相比,两者投入的资源差值可以看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评估指标的设计上,侧重军民融合发展对普及全民海防知识、提升全民海洋和海防意识、提升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建设,以及对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社会福利方面所做的各种贡献。

  2.3确定评估程序

  对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进行评估的程序,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1)在明确评估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指标。可以运用专家调查法,经过多轮专家调查,建立较为合理的效益评估指标,并为每项指标设置权重。

  (2)搜集评价所需的数据。包括从军委各部门取得的直接数据,以及通过专家依据评估指标和标准进行评判取得的评估数据。

  (3)对评估结果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出结论。

  (4)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建议。

  3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评估指标设计

  从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角度设计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指标。军事效益从各种力量建设和能力建设两个角度进行评估。

  经济效益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保障社会化、国防教育、国防动员、边防和海防建设等融合领域进行评估,每个领域的产生的经济效益都包括军地两个方面。

  社会效益从增强全民海防意识、普及全民海防知识、提升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建设、增加就业、增加收入等角度进行评估。

  4各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效益预测

  对每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其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含义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4.1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效益预测

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事效益体现在:充分利用与地方两方面资源、运用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发挥和地方各自势,在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下,研制出满足军事需求的武器装备,生产的武器装备技术先进、质量可靠、配套齐全、价格合理。具体表现应该充分考虑武器装备项目在技术水平、时间进度、科研风险、性能指标、装备质量等方面的提升。

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与传统的军民分离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方式相比较,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节约的资源。例如,选用已有技术与研制新技术相比产生的效益;直接选用成熟部件与进行研制相比,从时间、经费、技术、人员、质量等方面的效益。另一方面,包括技术转移、产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

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社会效益体现在:通过各种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展示先进武器装备,扬国威、壮军威,展现良好形象,激发国民爱国爱军热情,吸引人才加入、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等。

  4.2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效益预测

  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发展的军事效益体现在:国防生依托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任职能力提高,人才成长的周期、人才质量、人才规模、人才结构等方面的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的缓解。

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与依靠或军队自己培养相比,形成相同质量规模的人才,在人员、经费等资源投入方面产生的效益。

  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体现在:对地方院校、学科、专业等发展的促进。

  4.3保障社会化效益预测

  保障社会化的军事效益体现在:有效满足执行各种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所需的后勤、装备和执行多样化任务保障需求,以及日常工作、生活、战备、训练的保障需求。

  保障社会化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建设自我保障体系与军民融合保障体系相比的效益。由于不需要管理那么多的保障内容,保障人员、物资、经费、场地等,在保障方面投入的节约。由于进行保障社会化,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益。

保障社会化的社会效益体现在: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促进驻地经济发展。

  4.4军民融合国防教育效益预测

  军民融合国防教育的军事效益体现在:提升全民国防观念和意识,普及国民的国防知识和技能,鼓舞民心士气。

  军民融合国防教育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国防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覆盖面扩大,教育效果明显。

  军民融合国防教育的社会效益体现在:激发爱国热情、参军热情,鼓励爱军习武,献身国防

  4.5军民融合国防动员效益预测

  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的军事效益体现在: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要产品落实国防需求,提升后备力量能力和建设水平,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国防动员投入的资源与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国家投入国防资源的节省和对经济的拉动。应急情况下,减少的经济损失。

  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的社会效益体现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人民武装、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建设不断发展,有效应各种对突发情况。

  4.6军民融合边防和海防建设效益预测

  军民融合边防和海防建设的军事效益体现在:边防和海防设施完善,有效实施边防和海防联合管控。助力其他海防力量建设,与海洋执法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军警民联合海防机制。建成远洋与近海相结合的海防情报体系。

军民融合边防和海防建设的经济效益体现在:海防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的高效使用,有效保障边防和海防贸易秩序,打击犯罪等。

军民融合边海防建设的社会效益体现在:稳固的边防和海防、人民和平安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免责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