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 移动客户端
    下载手机客户端
  • 邮箱
  • 首页
  • >
  • 新闻列表
  • >
  • 军民融合与自由恋爱 --参观军民融合展的几点感受

军民融合与自由恋爱 --参观军民融合展的几点感受

2016-11-11 11:15

军民融合与自由恋爱 --参观军民融合展的几点感受

  引言:人气爆棚的第二届军民融合展已接近尾声,应该说,这届军民融合展在军地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加之不久前装备预研领域对民企的大力扶持,这些重大利好进一步点燃了民参军的热情。为何之前几年一度的展览改成一年一届,坊间有这么个传言,不知是否为真,话说习主席在今年两会上去全国工商联座谈,有人就向习主席建言“主席,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不是几年一届的军民融合展览可以改成一年一次?”习主席当即拍板,说这个主意好,于是便有了这次展览的召开。这也充分表明了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相信去过展览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感受,看展览,走马观花不行,需付出时间,仔细看、仔细品,与参展单位多交流,可能才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看法,纯属个人之言,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第一位是人的融合

  1、军民融合先从人的融合开始,如果军民双方人的思想、理念、做法各搞一套、互相割裂,军民融合无从谈起。

  2、关于军队改革,脖子以上改革已完毕,机关瘦身、精简机构、裁撤编制,为数不少的机关干部选择转业离开部队,这些熟谙部队的高级精英大多对体制内单位失去兴趣,很多流向民营企业,成为联系军民的天然桥梁,丰富的军内人脉和工作经验,民参军很快打开局面。后续还有脖子以下的改革,正在临近,军内院校、科研院所的高学历人才,存在同样的趋势。裁军30万,这些人流入社会,会成为联系军民的天然纽带,是军民融合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3、参展民营企业的代表,很多都是军队转业干部或先前在军工集团单位工作,可以说,目前军转民的渠道还是相对比较通畅。

  4、但目前民转军的渠道还是相对比较闭塞,军民是单向旋转门。长期在军内工作,思想很容易禁锢局限,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部队作风与追求自由、民主、科学的创新精神,有时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尤其是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更应思想开放。如能建立军民高效流转的双向旋转门,新的人才能够顺畅的进入军队,这些地方精英们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涌入,新鲜血液不断补充,会不断构建起开放融合的人才交流局面。

  5、关于军队文职科技干部改革,如果军内科研单位的这些文职干部们将来都脱下军装,但继续为军队服务,管理的理念和规矩制度与穿军装的也不一样,更加强调独立、自由和创新,而不是部队军人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服从意识,就像DARPA项目经理即使穿上拖拉板来上班也没有关系,这对于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的创新工作未必是件坏事。如此局面建立,这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与军队的关系只是雇佣和合同关系,从地方上来,回到地方上去,都是顺畅的,让那些想在军队建功立业的地方精英们,也可以便捷的来到军队并且留下干一番事业。


二、自由恋爱VS包办婚姻

  1、军民深度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中科院、高校和民企为代表的“民”想参军,军方也欢迎更多的力量进入装备采购领域,鼓励竞争,激发活力,提高效益。

  2、目前,民大多做军品配套,基本不具备整型装备科研实力,无法直接进入军方采购,那么就无法绕过军工集团这些传统的总体或主机单位(如研究所或工厂等)。民口新生力量与传统军工总体单位是自由恋爱、你情我愿,还是军方撮合、包办婚姻,直接决定了军民融合的长远未来。

  3、自由恋爱的例子目前有。如某航空发动机设计所与试制加工零部件的民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体系内加工厂的种种弊端,如拖进度、质量不过关、费劲脑细胞的各种协调等等,设计仅有的那么一点点创新很有可能因为试制加工厂的保守工艺而被吃掉。在军方任务逼人形势下,总体所要按时交差,无奈之下主动求变,积极调研能试制相关零部件的民企,经过大胆实践,发现相关民企不仅也能把活干好,而且加班加点按时交活,价钱还便宜,协调起来也顺畅。可以说,这就摸索走出了一条主机所与民企在装备预研试制领域自由恋爱的良性发展路子。

  4、包办婚姻例子也有。如某民企,宣传自身具备研发航空发动机最艰难单晶涡轮叶片的能力,能啃这块硬骨头,不是一般人所能为。在民参军的大背景下,该民企得到军方支持,投入经费。经过仔细了解,发现该民企一股脑把国外老外的团队整个引进来,核心技术掌握在老外的头脑中,如何自己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是个大问题。更要命的是总体所觉得不靠谱,将来民企的成果如何向主机所转化?如果还是依靠军方的一味包办,可能这样的婚姻很难长久下去。

  5、从利益根源上说,军工集团总体单位一般是不愿意与民口新生力量融合的,在体系相对完备的军工集团内,有自己配套的小兄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想借助外部力量,在集团行政干预下,也难以实施。这时候就需要军方站出来,主持公道,想各种对策促进开放融合,让真正有能力干军品的民口力量能够进入军工体系内。

  6、总体单位的竞争对军民融合有很大好处,这是国外的先进经验,只有总体单位有竞争压力了,才能在配套上追求质量,引入竞争,激发活力。例如航空两个飞机所和发动机所的例子,总体单位有竞争;但在很多军工领域,还是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7、有个激进的说法,军工集团改革就是去掉军工集团,让下属的研究所和工厂等单位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总体所还是归国家持有,但二三级配套放开,社会各界豪杰都能参与竞争,总体所择优选择配套,没有现在所谓上级部门或集团的行政干预。


三、蚂蚁和大象同台竞技?

  1、很多民企目前还只是蚂蚁,和军工单位的大象同台竞技,目前阶段下,大多出局,难以形成竞争局面。如装备共用技术预研领域,后制定民企优待扶持政策,及格就上。

  2、在中国现有阶段,民企起步晚,与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很多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与“高科技企业”的头衔不相匹配,很多还处于婴儿学步阶段,还不具备与传统军工单位的竞争实力。

  3、如拳击比赛,不同重量级选手分开比赛。可否民企单独开辟专场,扶持高风险、高收益的中小微民企成长,成长到一定程度,适时与军工单位对接,形成竞争态势。如美国政府多个部门参与的SBIR计划(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和STTR计划(小企业计划转移计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四、鱼龙混杂,大浪淘沙

   1、目前民企参军的程度、深度不一。有直接进入军方装备采购的,如某民企的无人直升机;有为总体单位做配套的;还有徘徊在门外,准备进入的;可能还有未必真心想进入的,只是利用军民融合的嘘头,在资本市场吸引眼球的。

  2、论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实力,也是层次不齐。好的有某民企,号称新时代的钱学森们,研究超材料,在新型装备上已经应用。还有一般的;还有基本不具备研发实力的,这样的公司在民参军的前景上就很局限。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浪淘沙,很多企业进来了又出去了,真正能留下并日益壮大的才是真正的金子。



【免责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